© Alecto|Powered by LOFTER
持续更新科幻/轻松软文中。lof偶尔上。完结后可能会更新G27同人和原系列原古耽。

  《 高考之外》

 

“你们未来要当什么?”长久以来这个问题如同魔咒深深困扰着我,又像盘丝洞的蛛丝把我紧紧束缚住,徒留我孑然挣扎。我欲于负重匍匐的时代中凌波微步,出人头地,于是我想象未来。

 

十一年前,一年级的教室敞亮。小学老师乐此不疲问前人之问,而一无所知不能挥斥方遒的小学生嘴里也“激扬文字”。

白驹过隙,彼时彼景,我隐约记得。

 

小学生的答案充满了天真无邪,他们说不来崇论宏议,做不到信手拈来,所言皆是高尚纯洁之职,而我,却说出一个让老师想要联系家长的答案。

“我未来会是班里最有钱的人。”

果然,哄堂大笑,连老师也咧开了嘴,但同学因我的木头脸上浮了层愠色而只笑了片刻。幼时我贵为班中一霸,“黑暗雅典娜”的绰号绝不是“空穴来风”,对此我充耳不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徘徊于现实与网络,因此我鲜少体会过范张鸡黍。

老师终究未联系家长,我想当时她认为我那话只是稚子戏言。但我深知,我并非标新立异,江湖遍地难言之隐。见仁见智,人生的奋斗目标将会决定你将会成为怎样的人,若不知所求,纵是得到也茫然不知。

 

小学的我名列前茅,任无数第一,惹无数红眼,羡煞他人,而真实的我从未焚膏继晷。父母潜移默化,认为以后我理应不错。不负众望,我的排名在初中并未下滑,但他们似忘了我的初中学生水平糟糕透顶。若把我放在一个学区去看,我还比较靠前,但放到一个市,一个省,我大概就是苹果树上的黄苹果,远不如红的起眼。而高一我贪玩直至垫底,待分科完才差强人意。但他们依旧沉浸于我是那个市名初中特招生的过去,对我精神“绑架”。

“我家女儿要上清北!”

他们也说:“女孩,安稳点吧。”

我反感这句话,它包含着太多东西。

 

我曾不耐烦道:“能!”那时年少轻狂,后来我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从最开始的“会”到后来的“此乃无稽之谈”,甚至陷入青春期的我质疑“我为何要上北大反正我不会过胼手胝足的日子”并自我膨胀扬言“我是要考王子屯的人。”

我看惯母亲们在各自同事面前吹嘘子女,也厌倦她们总说“别人家的谁怎么样”来激励子女的计策,而我总在无奈中上演《谍中谍》高楼飞人。

我在无数次放学回家独行的路上苦思冥想。

高考失败了怎么办?

我不能失败吗?但我转念又想,我为何要诅咒自己。

可如果没高考呢?要打工?

 

初中毕业后的暑假我端过盘子。在外人面前我试图用“花言巧语”和社交书中“偷”来的说话技巧表现我的老练,但老板给我的结语却是:你无可非汶,可你未真正踏入社会过。

我不禁问:“难道我现在所处的不是社会吗?”

老板问我:“你未来想干什么?”

我说得含糊:“做最适合我的。”

“适合你的多了,清洁工都行。”

我又深思:要是没高考我会做什么,会甘心做一个清洁工吗?

 

留恋网络的人,多半有点自负。

我曾小有名气,并非我王婆卖瓜,小学我迷恋于游戏,因操作犀利踏上了“代打”之路,赚了他人眼中的一大桶金。因此,我妈又多了一项吹捧我的段子,一位阿姨还说“干脆让我儿子和你女儿女儿探讨吧。”这让我哭笑不得,他们话虽这么说,可终究判此为不务正业。

 

小学的我便混迹于网络水坛,游走于各个圈子。从对某些网络名人膜拜,到后来别人追捧我喊我一声“大大”在我帖下“留影合照”的日子有七年之久。可当我走入高中,淡出这些圈子,我顿悟,网络终究是网络,无论你多么强大,现实中你依旧是路人,等闲视之为好。

 

谈天说地,交友于网上,亦成为知己。我有一位网上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来自京城名高,也曾问我:“未来你想当什么呢?”

我道:“我要让暴雪高薪聘我。”

那边的她不知是否在笑,“几年前你说要做职选。”

“那才是痴人说梦。”

“你要是去清北说不定我们就是校友。”

“如果上不了呢?”。

“一张文凭。海明威曾说,‘他不可能用一把打鸟的弹子打败你’。”

 

高二某一天,同窗问我,“如果高考失败了怎么办?”

我只答:“我不会失败。”

“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信心,其实就是不怕犯错。”

“你未来想当什么?”

似曾相识的问题,会让过去的我防不胜防,如今的我回答地十分坦荡。

我当时似是痞子般的笑:“X路上的X记酒楼被我买了。”

 

成功并非俯拾即是,人人皆是井底之蛙,只是井口直径不同,有些人言之凿凿只因无知,无知的痛苦源于对无能的愤怒。离弦之箭,终在射时需偏上,如此才不畏惧地心引力。别人说这是枯木生花,只因他们不能为,而你若配不上你经历的苦难,便只能碌碌而亡。

我想我父母会有遗憾,因为未来我不为师,但我愿他们以我为傲。

 

《无声告白》中有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事,曾经的我像极了书中的“莉迪亚”。庆幸的是,我不会拥有她的结局。



  《单反投射》

                                               ——选择与被选择

由单反先想到的是我们用手中相机记录时光铭刻的痕迹,致使把时光的斑驳留存,成为心中的依靠。路边的风景,街边的小花,人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表现,都是我们的纪念。

然此时却不希望如此,联想到的也并非这些。我想很多人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一张照片的存在决定于摄影师将画面定格,不是定格人生,不是定格悲喜,而是将定格的那个动作转化为对目标的执着。

世界级著名的美国摄影家埃森施塔特说过:“保持简单。”这似乎告诉我们这位摄影家摄影的技巧就是让一切保持简单,或者说这是一种摄影工作方式。就像很多人提到的,美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存在美,怕的是很多人不善于捕捉美的画面。但不仅仅是如此就可以,若只是普通的对焦,然后匆忙得像赶公交车似的按下快门,最可怕的是没有追求美的欲望,若如此不做也罢,反正也只是以随便的心态来得到的产物。因此反而无趣,只叹何必浪费精力,为一个根本就是荒谬的目标。此时,目标仿佛就是主宰,我们没有好好对待他们,他们似乎也给我们一个臭脸。

我好拍郁金香,但往往总觉得缺点什么,有一次实在恼怒就随手按了快门,大概是我人品有差导致我运气不好,不像别人那样随手拍就是杰作,毫无疑问,随意按下快门的下场就是构图差质感不好,比起之前拍的,简直是惨不忍睹。明明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拍摄对象,效果却是千差万别。不仅仅是摄影,在很多方面,诸如写作,都是写亲情的,有的是无病呻吟,有的却是真情而作。

捕捉画面是一门艺术,我还记得曾经在多本摄影志上看到的片子,话说起来,那还是埃森施塔特先生的经典之作——二战对日胜利纪念日的热吻,这名字可真够长的,这位摄影家拍下了当时一男女在街头拥吻的画面,后此照片竟在世界各地都印有海报,广为流传,仅仅是这一个巧妙而又激动的捕捉,使这幅照片成为这位杰出摄影家的著名之作。可后来我又想想,这也得感谢那对男女,人在胜利与喜悦到来时,总是无法抑制心中的喜悦,而在那个时刻,人的感情往往是最真最纯的。

写到这里,向父亲那里看了看,他还在调焦距。有这样一个比喻句——我们手中照相机的镜头就如一个凸透镜。曾经学摄影的那阵子,整日捧着一大堆摄影相关书籍,然后不停实践,寻找创意。记得那时,一直在心中嘀咕着看不懂,什么是近似值、转换系数,脑子一想就头大。物理老师还引诱过我们,说是好的摄影师光学知识都很好,以此来激励我们学光学。调焦距,一张好照片的必经之路。耳边又传来一阵滴答声,是的,老爸已经对焦了。这似乎也是目标定格的一部分。

紧接着,耳边又是一阵喀嚓。跑过去一看,曾对焦的树叶,此时已定格在眼前,那场景,倒是想起一台电脑的照片,通过复制,到了另一台电脑上。

很多人说过,数不清的书写过,凡事要有目标,目标则是成功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句话只是说出了目标的重要性,我觉得目标是拥有偶然性和选择性的。你是不是在疑惑我是否忘了加“被”字?但我却想回答:不是目标被选,而是我们被选。就像是许多摄影师选择抓拍连拍多拍,而非单拍。目标已经被锁定,但我们是否能驾驭又是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准备,但是是否做足了做好了这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于是又听到了连续的“喀嚓”,快门声依然不断……

做好准备了么?


     《  深冬,初春,雾霾 》

 

鸣鸡碰壁目难清,阴雾侵晨人未经。

日下海棠仍敛笑,昏暝叔宝始留停。

少儿有意昂头眺,黄发无心倾耳听。

雾里看花花不语,胼肩潮涌路难行。

如果要用一首小律来记录三月十七的霾,那么我所见即为我所写。

三月十七日,初春,鸡鸣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黎明即将到来,只是茫茫烟雾中,远处的楼房若隐若现,乍一看,以为街上没有人,错把人影当作了风中的树影。到中午了,家养的海棠花还是没有绽放,一直等到黄昏时刻,一个偶像组合从海的那一边飞到了这里。

这一年的三月十七日和往常不同,许多人掷果盈车,只为见心仪的偶像,只是雾霾扰了很多人的眼。

年轻人踮着脚尖,生怕少看一眼,他们一手拿着门票,一只手拿着手机,匆忙地刷着动态。

旁边的老人却不知道来者何人,这种感觉就像雾里看花,但是海棠花却不说话。他们想的是该生起炊烟了,只是车如流水马如龙,寸步难行。

他们哭笑不得,不懂这些年轻人所言,这些年轻孩子说的都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

他们感慨,时代变迁,老了,接受不来新事物。

孩子们崇拜的人们都戴着口罩,似乎明星们都喜欢戴口罩。

又或许是雾霾太严重了吧。

是从何时起,这座城市被灰暗的天所笼罩?

其中一位突然想起了家中的海棠花,也不知家中那朵孩子从日本带来的海棠花开否。

又有一群老人们想起了去年的雪,因为雪后的天像一块纯粹柔和的蓝宝石。

去年的雪格外的大,雪花漫天飞舞,这雪是鲁迅笔下的北方的雪。

鹅毛中,谁在羡慕不久前的冬日,谁在漫漫冬夜里梦醒踏雪?

我想起了谢花城,那不过只是中原大地一角的小村庄,它没有杨柳青青,也没有十里桃花,但记忆中的它却有一个伤春的名字,有一片白雪茫茫而寂静的土地,有我祖上的坟墓。

我已经多年没有回去过了,但它清新自然的空气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那年深冬,那年雪夜。

寻常梦里落青灯,院后梨花又几更?

夜半西风穿僻道,藏人入静谢花城。

   

《远方》

韦庄有诗言: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我的祖籍在洛阳,可我只暂住过一次洛阳。我的故乡就是个平凡的小乡村,我隐约记得那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在我仅存的模糊不清的回忆中,它不像夸父逐日那般遥远,不像桃源仙境般神秘莫测,亦不像安德鲁笔下那梦幻仙境般静谧美好。它未处在与光接吻的罕见山谷,所以不会有孩子们在林子里跳舞。它只有流动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河水,或许还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吟唱,河畔是肥沃的农田,兴许有老者即将结束沉默地耕耘,准备回家吃饭休息,等待第二天的破晓之声。

离别的人只愿其他人身在远方、莫失莫忘,重返梓里的人或喜或悲。

它应是美好的,不过,它却也是我无法重新企及的远方。

并非是现实中不能到达,而是我的心再也无法让我到达那个地方。它浸染着我的喜乐和我对故土、故人和故事的留恋,也一次次让我想起哀苦的往事。一切就像那条河,白驹过隙,时间的流逝中,那条河或静默中流淌,或早已断流,或浑浊不堪,或清澈见底。但我的“河”就像王朔先生所言,在时间的考验中逐渐成混汤了。

无论是短暂的童年中抱我疼我的叔伯,还是与我一起玩耍的同龄人,在时间的剪影中,他们都变成了零碎的影子。我不愿如此,可我没有“哈伦的时空壶”,无法回到那个时间点重新编写这一切。我无法阻止生理上记忆的淡化,纵使我不愿冷漠占据我,城市的浮夸迷惑我,悲伤的记忆围绕我。

我无数次在心中喊道:“那里有你的回忆。”可我是懦弱的,我不敢或踌躇,总是在迈下那一步之前回头,留下落寞的身影。

“这么多年了,你要想回去就跟你爸回去吧,就这一次。”我妈说,那里对她而言,从没有美好的回忆。她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单身女性,那里于她而言无关。

我终于去了。我本应怀着重返故乡的喜悦,可是没有,只是带给我的却是无尽的失望和悲哀,那个地方,少了热情,多了疏远和没有意义的寒暄。

就像我面对我父亲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的身体里住着第三个人。

重回故土,它是我已逝去的远方。我仿佛拥有一张沧桑的脸庞,透过清澈如镜的河水看着它,感叹着不属于我年龄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理解贺知章重回故土的那句“相见不相识,客从何处来”,于是我情不自禁地站在一旁,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这些本该是熟悉的,可我却觉得陌生得让人害怕。

“回来了,长这么高。”

“叫什么名字?哎呀,过去这么久了,我都忘了,这记性。你小时候还和我儿子一起玩呢。”

然而他们的孩子,我曾经的玩伴,他们被电脑所吸引,连头都没有抬。

我欲言,他们应该同我一样,但最后只是相顾无言,本应美好的曾经终究化为一句中国传统的问候“你吃饭了么”。

不知道是过去从未消失的哀愁作祟,还是我真的沾染了城市的浮躁,我无法平静。我总说,我愿它恒久不变,永远如斯。可如今它或许如我所愿,但我情随事迁。此刻,我多么希望,过去过不去,未来未必来。

海子说:“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我不得不承认,那是我无法再次踏足的远方,纵使我不想承认。

我不禁感叹,如果我们没有改变,或许就没有远方。

 

         《情与理》

 

《心理科学进展》中阐述了注重情境的影响来考察道德判断中情与理的问题,其含义就是社会要求了人必须在情中谋求利益的同时行为也必须遵循法律的约束,如何理解社会中的情与理呢?何时情,何时理,合情合理便是一个为人处世必须掌握的准则。

 

情者,即因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心理状态,但在与“理”对比中,则偏向于私意。人情,又称人味,也叫世情,也就是社会中人与人的一种相互联系。谚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中国人看重人情,自古有之,世人传唱,人之常情。小处说,孩子想吃糖却不给吃,此人便是没有人味,大处说,对法律有些冷血的裁判称为无情。但同时,对“情”的曲解,也是古往今来不乏的,从中小人趋炎附势、假模假式,光明正大称自己有”人情“,生怕别人不知他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是腐烂生虫的躯壳,殊不知是被人不齿的。

 

理者,即为是非得失的标准,正因如此,”理“也会被扣上冷酷的帽子。但具有哲思的讲理者,往往给人以贤人之感。而社会中,也有法官品性如钢,按照法律评断,对某些人来说损其利益,那些人便唾口大骂其毫无人性,岂料是他人笑柄。”理”也被人认为是死板,如果一人裸体出门,和他人不同,便为不符“理”,仿佛“理”不知不觉中就是一个硬性规定,绝对的,自然而然产生的。

 

中国传统社会,在情与理的处理上,讲究合情合理。《论语》中有”发乎情,止乎礼”,众人看来,情与理是两个容易产生冲突的个体。可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有言“人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理”便被认为没人味,”还有句话是,”信情不如信理“,似”理”偏偏就是与”情“相对,其实不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对,又相统一的两个方面。赫拉克利特说:“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人做事,无法脱离情理,在合乎理的同时,其实也同意了”情“,而在讲真正的”情“时,也包含了理,即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曹雪芹又说:“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讲的其实也是合情合理。只有合情合理,才能保证社会的稳定秩序,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的关系。

 

说到底,要看何情何理。私情不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有悖伦理,还是无情。歪理,亦不行,讲歪理,还是无形中破坏了本不该破坏的东西,这也有悖于道理。《送僧了敬序》中出了一个成语——人情世故,其意是告诉人们要懂得做人懂得做事。做事合情合理,在如今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治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家,家庭和睦,情理兼用,做人,合情合理,方能顺利。